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童装行情透析 » 正文

纺织服装行业:成本高企业可以走得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4  浏览次数:716
            “最近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利润薄如刀片,亏损如影随行,满纸成本账,一把辛酸泪。’这句话形容的就是高成本时代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现状。不过,我并不希望大家受此悲观情绪的影响,我送给大家管子的一句哲言——‘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

  在7月22日召开的第四届“2011年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上,面对成本高企时代下的上下游企业应该如何高效、开放、和谐的进行供应链管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就”成本高企“问题接受了本报笔者的专访。

  急需资金遭遇融资难企业腹背受敌

  笔者:现在国内通胀如此严重,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孙瑞哲:备受通胀之苦、但又享受不到通胀之利可能是我们行业现在的写照,近两年行业成本特别是劳动要素成本一直在上升,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还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急需资金却遭遇融资难,企业无疑腹背受敌。面对这样的成本上涨,我们不能期待在今年下半年能将这样的局面做彻底的改善,如何有效地平衡调结构与保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成为确保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

  笔者:那是否意味着成本高企的时代已经来临?

  孙瑞哲:我认同这样的说法。现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也在积极地向有关部门反映。因为从贷款规模来说,今年上半年还远低于去年,所以下半年,大家依旧关注是否会形成所谓的“定向宽松”。包括有些银行也在跟我们探讨,在针对中小纺织企业贷款方面希望跟整个行业达成密切配合,把一些资质较强、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推荐给他们,从而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

  笔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怎样做?

  孙瑞哲:除了关注政策,度过高成本难关的关键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如何控制成本,是行业、企业的第一要务,这意味着企业要把成本控制在竞争力许可的合理范围内。无论是原料的选择、技术的开发,还是金融工具的使用,企业都应该把成本控制住,这点非常重要。

  另外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也应该考虑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开发新产品,还要对商业模式做出谨慎选择,这样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突破。

  原材料大幅波动企业应学会规避风险

  笔者:很多企业说,现在尽管纱线价格便宜,但是企业都不敢买,因为不知道买了之后价格是否还会降低。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孙瑞哲:有一种客观存在的趋势是:“买涨不买跌”,大家对这种市场预期有一个很强的“不确定性”。另外,企业资金的紧张可能还会导致这种趋势延续一段时间。最近我从绍兴的市场了解到,现在这种情况已稍有好转。大家对下一步的市场需求应建立起信心,估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笔者:企业应该如何规避因为原材料大幅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您有什么新的建议?

  孙瑞哲:其实随着市场的波动,金融工具的使用会逐渐帮助企业来规避一些风险。过去企业都是关起门来研究自己的产品,打开门顶多是找自己的客户,而没有把有效的金融工具和自身的生产运营结合起来。我问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他们都表示很少使用金融工具。现在我们在外贸方面为了规避风险,运用锁定远期外汇、出口信用担保等一些金融手段来规避风险已经取得了成效,而在原材料环节利用金融工具的企业还属凤毛麟角。所以未来企业可以针对这种需求产生很多方面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还可以是运营层面、金融管理层面的创新。

  内销市场充满荆棘企业创新刻不容缓

  笔者:近期国家已经或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内销市场,内销的繁荣也许会布上荆棘。这是否意味着内销市场正在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

  孙瑞哲:我有四句话送给企业:有实力的向上游走,有耐心的向下游走,有胆量的跨界走,看不清的跟紧了走。有实力的向上游走,就是去挑战纤维、化纤这些资金需求较大的技术密集型领域;有耐心的向下游走,因为下游的特点是品牌运作,是要慢工出细活的,极为考验内销企业的耐心;有胆量的跨界走,跨界可以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从而规避掉某些成本上涨的因素。跨界的另一个选择是谋求新的产业领域,从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看不清的跟紧了走,也就是说实在分不清市场的走势,那就盯住好企业,看它怎么做,跟紧了走,也不会出现问题。选择好你的企业所要行走的道路并将之做好,再严峻的考验也能度过。

  笔者: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孙瑞哲: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政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一定要关注政策。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成为了政策不稳定性被动的承受者。而对于如何理性把握市场预期,企业在这方面的分析能力也比较弱。从行业角度来说,要帮助企业进行政策上的一种把握,所以我们也在跟相关的一些部委、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希望能针对目前的形势进行分析,取消或减缓一些对行业的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的政策。

  笔者:“需求驱动创新”能否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孙瑞哲:有需求才会有创新,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下游和上游的问题。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内销比重将达到86%,纤维加工总量预计将达到515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将达到22千克。可以说,消费需求将面临新一轮的井喷。消费需求的增长,对原料会带来大量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原料的替代研发来缓解原料供给的矛盾,是纺织工业加强技术研发的重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