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行情
或高或低 面料标准监管机制难施其效
2012-05-10 15:53  浏览:310

香港某贸易公司的采购经理前不久遇到个棘手的事情,他为国外客户挑选了一款珍珠纤维面料,却为如何证明面料中含有珍珠纤维成分犯了难。而且,国内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还不一定会被国际市场认可。

    谈到国内标准的现状,通常会听到两类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是门槛过高,另一个是准入标准太低。总而言之,标准机制很难恰如其分地发挥监管作用。

    高门槛企业背上额外负担

    高密细旦的轻薄型面料是近几年化纤产品的一大发展趋势,如锦纶20D面料,克重在35g∕㎡;还有锦纶15D面料,重量更轻,更为柔软,透视效果更好。与较厚型的锦纶面料相比,高密细旦产品的强力指标势必会相应降低。

  在与国内一家知名休闲装品牌采购总监探讨这个问题时,她无奈地表示,因为国家标准没有及时跟进,企业对于这类新产品也只能采用现行的高强力指标系数,虽然企业也明白这有些不合理,但面料强度若不达标,服装品牌企业也不敢贸然采用。

    此类现象在行业内并不少见,不管是面料企业还是下游采购商,明知道国内某些面料标准门槛过高,但出于稳妥考虑都不会擅自降低标准。他们或是选择强制执行,或是将不达标产品拒之门外,即便是这样,某些问题的出现还是难以避免。

    据了解,现阶段国内标准要求磨毛布湿摩擦牢度要达到3级以上。由于这个标准是国家前几年推出的强制性标准,所以一些国内品牌公司要求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国内面料企业基本上是通过使用一些助剂或是采用涂层处理等办法硬性达到的,但这些做法通常会有一些负面作用。

    上海某印染助剂商说,从专业技术的角度看,就目前而言,这个标准在某些纤维或织物上不通过特殊处理根本无法实现,而通过化学助剂或涂层等特殊处理虽然能够达到湿摩擦牢度的要求,但是面料的手感、吸湿透气等性能会受到影响,实际生产中选择这种处理方法的企业并不多。

  而国际上也没有这种强制性要求,大多数情况下国际品牌会根据面料种类、颜色深浅设定不同的标准要求。比如浅色棉织物可能会要求湿摩擦牢度达到3~4级以上,而深色要求达到2~3级,而不是统一强制要求3级以上。

    实际情况也证明,标准高并不等于保险系数高,更不等于产品品质高,相反会因为僵化缺少变通,让企业增加不必要的额外负担,同时也让标准丧失适用性和权威性。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