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行情
我国纺织原料业面临危机 定价权的缺失成首要原因
2012-05-09 09:11  浏览:354
      今年一季度,在棉花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化纤产品价格虽有跟涨,但总体涨幅小于原料涨幅,成本压力不可能完全转移到下游。正因为如此,在化纤价格上涨的同时,化纤企业的利润出现了较快萎缩,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对于产业链上游涨价向下传递困难这一事实,业内人士解读为相关定价机制存在问题。

       中国目前几乎没有一家在国际上拥有充分定价权的大型企业的事实,使各方通力合作在客观上成为迫切需求。但是,各方的主观意志、不同利益诉求,以及相关体制的限制,又让这种合作效果大打折扣。一些人士多次对记者谈到,虽然提了很多年并组建了各种联盟,但国内产业链共赢的意识仍然不强,各环节仍然相对孤立。

 

       而在粘胶原料采购方面,没有定价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家企业单独采购。粘胶行业的原料是一个棘手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相关企业能够以某种方式在国际上联合采购,对于稳定原料供应、降低原料价格肯定很有好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统一采购的难度很大。

 

       去年叠石桥的功能性家纺论坛与涤纶论坛合办,今年的棉纺、针织、化纤理事会,北京的春季三大展会,都频繁出现上下游相关协会的身影。虽然会上难免争议,但有一个共识是不变的——竭力促进产业链共同繁荣,“让各环节都有钱赚”。

 

       针对行业内存在的价格乱象,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的价格运作体系;而国内化纤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缺乏定价权,则对立体化营销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国外将创新纤维当作争取效益的资源,比如奥地利兰精的三代纤维素纤维产品,粘胶纤维、莫代尔与天丝。

 

       他们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如“饥饿营销”),使产品处于短缺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应用拓宽市场。他们在这些纤维上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国内企业普遍还停留在‘从纤维到纤维’的惯性思维,只是卖纤维,未形成‘纤维-产品-品牌’的思维方式,更谈不上用这种思路指引营销。虽然在各行业积极争夺定价权的时候,化纤企业也在铿锵前行,但真正转变目前的思维模式,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行业争夺定价权之路还很漫长。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