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行情透析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服装行业,同走过90年
2012-05-03 07:59  浏览:336
提要: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不知不觉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到了90岁生日。伴随着党的脚步,中国现代服装行业从1921到2011,也迎来了90岁生日,经历过那么多时代风云变幻的洗礼,中国服装行业现在已经发展壮大,而且朝着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文明走去,在祝贺党90岁生日的同时,也衷心祝愿中国服装行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文明。

           服装辅料网fuliao.com讯  “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装,也同样地千变万化。”关于中国当时的中国服装,张爱玲如是说。
    
      那时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虽然不像如今的五彩斑斓,繁杂多样,但是仍然是服装史上不可以抹去的。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中国自制的缝纫机生产成功,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等等都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跌跌撞撞的近代纺织工业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侵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出现的。一方面,近代纺织品市场的发展,为近代纺织工业的兴办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西方近代纺织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一些买办、地主商人和手工工场主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促成了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荣氏家族企业,就是一个典型。
    
      近代纺织企业采用大机器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引起了生产变革和社会变革。不论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还是商办企业都是以商品生产,追求利润为目的,因此都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近代纺织业引进西方纺织技术,开拓纺织生产的过程,也是一次训练和培养纺织工人和技术力量的过程。这期间,中国纺织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整体发展是不平衡的:第一,四分之三以上分布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少数沿海大城市,而四川、贵州、云南等13个省份的生产能力都很小。第二,外资比例大,原材料控制在外国人手中,机器设备都依赖外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纺织工业几乎全被日本占领,遭受巨大破坏。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本在华的69个纺织厂,组成了名为国营实为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下设天津、沈阳、青岛三个分公司。
    
      中纺公司在当时中国纺织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其吸收日资工厂管理的优点,去粗取精,汇编整理出版了纺织操作标准方法、纺织工艺规范等技术文件,开办技术训练班培训各级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分属于几个日资集团的繁复管理系统整顿成为集中统一的管理体系,达到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较高水平,也为后来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准备了技术、干部和组织的条件。
    
      ●中国缝纫设备羸弱起步 
    
      中国的缝纫机产业是从维修开始的。1912年,苏州申晶缝纫机号开始经营、修理、装配缝纫机,一些外国的机器厂家也开始在国内开通办事处,国内外贸易带动了缝纫机使用技术、维修技术的传授和推广,从而开始了维修到仿制的中国缝纫机工业的第一步。
    
      中国的缝纫机工业以上海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
    
      1927年,“协昌缝衣机器公司”试制成功25K-55型草帽缝纫机,商标定名为“红狮牌”。由此,中国第一架国产缝纫机诞生,并先后生产了近二百台投放市场。1928年,上海龙华人计国桢、洗冠生(冠生园老板)、郑宗潮(云飞汽车公司经理)、陆晋生(江南造船厂工程师)、陆永清(兵工厂工程师)等开设胜美缝纫机厂,生产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家用缝纫机,成为我国家用缝纫机工业的起点。
    
      1937年,飞人机械公司成立,原来经营袜机、袜针、丝光纱线等商品。1940年月产缝纫机40台,1947年8月6日新“飞人牌”缝纫机商标批准注册,从此风靡全国。
    
      但是,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服装机械全部停留在缝纫机的维修、仿制和小批量生产的萌芽阶段。包括协昌缝纫机公司、惠工铁工厂,新记缝纫机厂等,这些工厂大都只制造铸铁零件,其他零配件多为日本或美国进口进行组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49年月12月,中国缝纫机工业从业人员仅500人,年产家用缝纫机仅4000架次。 
    
      ●百年老店在历史中摸爬滚打 
    
      瑞蚨祥、谦祥益等闻名于世的百年布店,在大浪淘沙之后成就百年基业,凭得不光是老板的胆识,更重要的还应该是管理的策略。塑造意识、严谨管理这些在如今都是各大企业发展重中之重的金点子在当时就已经被这些百年老店所运用。
    
      拿谦祥益来说,“没有谦祥益的布不出嫁”“谦祥益的房子――内外强(墙)”,这些俗语都是用来形容这个百年老字号的。和气致祥,诚信待客,就是谦祥益的店风,也是谦祥益经营之道的精髓,百年长盛不衰的秘诀。当时汉口人还有个歇后语:谦祥益的招牌――一言堂。“一言堂”,是指无须讨价还价,不分亲疏平等待人。
    
      在当时谦祥益的招牌品牌是宝蓝官布、宝蓝竹布、宝蓝洋布统称三宝布或三蓝布。谦祥益看准市场特点,正确定位,使该店在波谲云诡的市场竞争中集中力量,狠下功夫,主攻市民需求量大的“三宝蓝布”。穿厌了土布的老百姓,把这些平整光鲜的三宝布,统统叫做“洋布”。“谦祥益的房子――内外强(墙)”这句歇后语,一是说它的服务质量强,二是指它的布匹质量强。

谦祥益的当家品牌“三宝蓝布”经染整碾平后,必有专人检查质量,凡色泽不匀、略有斑点均为次布,分等级打折处理。优质优价,次质次价,决不以次充优,因此赢得顾客的信赖,誉满当地。武汉夏季酷热,夏布销量很大。谦祥益的夏布确保质量,从不使假掺杂,言不二价,薄利多销。对所有布匹不乱涨价,尺码亦做到准确量足。店内货源充足、花色品种齐全、质量地道。谦祥益当时的进货成本较市内批发价格低8%,故绸缎布料的零售价一般都略低于市场价。俗话说得好:“人硬不如货硬”,上乘的布匹质量才能在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谦祥益面对洋货倾销和外资企业的压迫,不但没有被压垮,还把布匹生意做到东洋。
    
      在企业管理上,谦祥益有一套成文店规。他们提出并遵循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经营管理理念,是他们发达起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谦祥益以管理取胜,当时制定的店规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仍然是一份上好的管理规章,事无巨细,可操作性极强,对于现今的企业管理也有借鉴意义。
    
      人位既多,支使须照日期。若随便支销,司帐者不胜其繁。议每月一次,初二日开支。司帐者照议将同人束金全数支出,按月使用,不准长支挂借。若有柜上用物,必须着专人经手至枢房随时写帐,不准随便着人经手。伙友亲朋,与柜上务往来者,不准赊帐、担保、浮借银钱。如有擅借担保,归本人偿还自理。如有亲友买货,不准自己经手……
    
      从这些老店的发展历史来看,品牌管理是成就百年基业的唯一出路。它们也为日后企业的发展做了优秀的榜样。

发表评论
0评